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 > 最新动态

警惕健康夫妇的新生儿隐性遗传代谢病 【国际罕见病日系列活动】

时间:2022-03-01 15:50:40  来源:  作者:

  2月28日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Share Your Colours”。

                      

  一患儿,女,出生体重2.35kg,生后3月抬头不稳,2岁时发现运动发育明显落后同龄儿遂至本院就诊,期间查血尿筛正常,EEG异常,谷草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氨正常,CK-MB稍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语言发育迟缓,偶发简单音节,临床诊断为疑似大脑性瘫痪。经抽血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诊断为NGLY1基因p.R390Xp.D386Y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CDG),父母均为杂合子携带者。父母表型均正常,亦无相关家族史。该患儿父母再生育,子代有25%的概率同时遗传到上述两个变异。因此再次怀孕后于孕11w+行绒毛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胎儿仅携带NGLY1基因(p.D386Y)杂合变异,经遗传咨询后继续妊娠。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属于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缺陷,机体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须的某些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障碍,引起疾病。绝大多数遗传代谢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病。
  迄今为止已命名的遗传代谢病有900多种,常见500种总体发病率1/50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体内任何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常导致早期夭折或终身残疾。因早期症状多无特异性、累及的部位和病情轻重差异大而极易造成误诊。临床诊断需要依靠特殊生化检测和基因分析。其中基因检测是遗传代谢病诊断的金标准。
  基因检测可为疾病明确诊断和分型以及后续疾病正确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可提供产前诊断信息,预防患儿出生。此外还可指导遗传咨询,就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诊治及再发风险率等予以解答。
80%的隐性遗传病患者没有任何家族史,多数遗传自健康的父母。约1/4的健康人群中携带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因此进行孕前或孕早期携带者基因筛查,是预防遗传病发生、降低患儿出生率的有效手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