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 > 健康教育

也聊聊9号染色体倒位

时间:2022-06-13 17:28:06  来源:  作者:
本文主要讲述染色体9号倒位的科普知识。

教员曾经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遗传咨询也是一样,如果染色体报告没有得到正确的咨询,很容易以讹传讹,轻则造成不良影响,重者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直接上截图吧。

单看文字描述,“染色体易位”、“十八分之一”,一开始我还以为真是个染色体平衡易位,想不到一看核型描述,inv(9)(p12q12),这不是个9号倒位吗?(此处应有黑人问号脸)。明明是一个常见多态,怎么就扯到离婚和三代试管上去了?简直是惊掉我的下巴。


但评论区其他孕妇的跟贴更是刷新了我对公众遗传学基础知识的认知。且看:


有劝离的:

有说丁克的:

有说供精的

也有现身说法的:

靠谱的建议也有,但我翻了半天才翻到:

这个正确的回复只有三个人点赞,淹没在几万条回复之中。。。看来染色体病这一块的科普工作,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今天昊哥就借着这个话题聊一聊9号染色体倒位。


-----------------

什么是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倒位是指一条染色体发生两处断裂,中间片段倒转180度后跟两个断端重新连接。可以分为两种:


臂间倒位是指断裂位点分别在染色体的长臂短臂上,倒位片段包含了着丝粒,如下图:
,时长00:03
臂内倒位是两个断裂位点都在染色体的长臂短臂上,倒位片段局限于染色体的一条臂。如下图:
,时长00:03

什么是9号染色体倒位?

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9号染色体上的倒位,一般是指9号染色体的p12q13片段的臂间倒位。下图是9号倒位的示意图(左边正常,右边倒位),再下面列出了几个9号倒位的染色体。可以看到9号p12q13倒位导致的最明显效应就是着丝粒看起来向长臂移动,短臂变长了,长臂变短了。

人群中9号染色体倒位的发生频率是多少?

根据一个大样本的统计,9号倒位在人群中的检出率是1.6%(PMID: 26441203),换言之,大约每6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9号倒位的携带者。当然这个数据在不同人群、种族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9号染色体倒位到底有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的科学家借助非显带技术已经发现了很多染色体的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其中也包括9号的倒位。例如下面这篇文章就发现两个家系中几代人的9号倒位。

当时的染色体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带纹(说起来1972年已经有显带技术了,估计还没普及),跟现在没法比:

为什么最后一排这个人(V-3)的两条9号都是倒位呢?我们来看看家系图:

原来她是IV-2和IV-3的女儿,而这两个人是近亲,都遗传了同一个老祖宗的倒位9号,然后又都传给了女儿。这让我想起来前面几天其他老师分享的一个病例,两条5号染色体都发生一模一样倒位,像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单体自救导致的单亲二体,再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近亲结婚。


有点扯远了,回来继续聊9号倒位到底有没有问题。在细胞遗传发展的初期,人们发现了很多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典型的比如唐氏综合征的21三体、爱德华综合征的18三体、特纳综合征的X单体、克氏综合征的XXY,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费城染色体等等。因此现在检索当年的文献,有些文献的画风是这样的(当然更多的是9号倒位的家系报告):

简单的说就是会有意无意把9号染色体倒位跟一些临床表型比如生育问题、畸形等联系起来。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万一有关系呢?但是5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染色体、基因组的认识已经上了几个台阶,目前的观点是9号染色体倒位属于染色体多态的一种,不会导致临床表型(简单的说就是早期流产、死产、胎儿畸形、死胎等不好的表现)。


那什么是染色体多态呢?根据《人类染色体变异:异态性、多态性和致病性》(Human Chromosome Variation:Heteromorphism, Polymorphism,

and Pathogenesis)这本书的定义,染色体多态是:“存在于不同个体的,显微镜下可见的在大小、形态和染色特性上存在变异的染色体区域”,并指出“这是人类基因组的一种正常变异”

在ISCN关于染色体多态命名的第七章中,也列入了9号染色体倒位的描述,跟另一个2号的倒位一起,ISCN的权威性大家应该知道,这就是妥妥的官方认证,表示组织上已经钦定了,你就是个染色体多态。

当然组织上的钦定也是有依据的,不是几个人一拍脑袋决定的事情。这几十年间有很多研究都支持9号倒位的良性表现,比如随手搜的这一篇: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流行病学调查,回顾调查了三家单位接近26597个样本。我们直接看结论吧:

大意就是在有生育问题的人群中,携带倒位和染色体正常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绝大多数的9号倒位是良性的,但是极少数特殊类型的9号倒位可能与生育问题有关(涉及到分子遗传层面的改变,有时间昊哥再更),而且这些类型通过常规的染色体检查(哪怕是高分辨染色体检查)无法检出,需要更高端的技术才能明确。


另一方面,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效应来看,9号倒位的携带者也是基本不产生异常配子(就是精子或卵子)的(图表来自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nd Genetic Counseling):

在上面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亮的9号倒位这一行,片段占染色体全长的比在16%,配子中正常的比例为100%,发生重组也就是异常配子的比例为0%。换句话说就是9号倒位的携带者,生殖细胞中要么是正常9号,要么是倒位9号,理论上无论哪条传给后代,都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拓展,倒位携带者重组配子的比例跟倒位片段大小是有一定关系的,如下图:

可以看到片段越大,重组的配子的占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是在小于20%的时候,重组配子比例基本为零,也就是说基本没有异常的配子。9号倒位的这个比例基本处于一个安全区内。



------------------


通过前面内容,相信对于9号倒位的问题,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总的来说,这就是个常见的染色体多态,一般不会引起流产,如果发现是9号倒位,千万不要惊慌,记住昊哥这几句:


  • 你只是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一点而已(就好像大多数人天生直发,有的人则是自来卷),不会因为这个倒位引起流产之类的病理情况。天不会塌下来,该吃吃,该喝喝,该备孕备孕,你就是个正常人。
  • 如果早期流产、死胎反复发生,可能是其他原因,建议流产物/胎儿组织做个检测,夫妻也要做流产相关的检测,看看是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要让9号染色体背了黑锅,反而耽误了后续的诊断、治疗和生育计划。
  • 不必因为这个原因去做三代试管、去领养、丁克、甚至离婚,除非你除了9号倒位之外还发现别的临床问题(比如其他染色体的平衡易位等)。
  • 遗传咨询是有入门门槛的,某些临床医生不一定懂这些基础知识,给出的意见不一定专业,所以染色体和基因检测的报告尽量找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咨询,比如产前诊断中心、生殖中心、医学遗传科这些部门的医生进行咨询。

就这样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